清明:介子推与寒食节
发布时间:2025-04-08 12:28:32 阅读:33
——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
春秋时期,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迫害,流亡国外长达十九年。在这漫长的流亡生涯中,他历经了无数的艰难险阻,身边的追随者们也不离不弃,始终陪伴在他身边。其中,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大臣,对重耳忠心耿耿,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。
有一次,重耳在逃亡途中饥寒交迫,几乎昏厥过去。介子推看到主公如此痛苦,心急如焚。他四处寻找食物,却一无所获。无奈之下,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,煮熟后喂给重耳吃。重耳苏醒后,得知了真相,感动得热泪盈眶,发誓若有朝一日能重回晋国,定要重重报答介子推。
十九年后,重耳终于回到晋国,成为了晋文公。他论功行赏,对当年追随他的大臣们都给予了丰厚的赏赐。然而,不知是一时疏忽还是其他原因,晋文公唯独忘记了介子推。介子推对此并不在意,他淡泊名利,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主公,并非为了功名利禄。于是,他带着年迈的母亲隐居到了绵山之中。
后来,晋文公想起了介子推的功绩,心中愧疚不已。他亲自前往绵山,希望能请介子推下山,接受应有的封赏。然而,介子推却坚决不肯出山。晋文公无奈之下,听从了身边人的建议,下令放火烧山,想以此逼迫介子推下山。
大火烧了三天三夜,绵山变成了一片火海。当大火熄灭后,人们在一棵烧焦的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的遗体。晋文公悲痛欲绝,他为自己的错误决定悔恨不已。为了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,禁止生火做饭,只能吃冷食。
第二年,晋文公再次来到绵山,只见那棵烧焦的柳树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,新枝嫩绿,生机勃勃。晋文公感慨万千,他摘下柳枝,编成环状戴在头上,以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。从此,寒食节和清明节逐渐合二为一,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祖、缅怀先人,传承着介子推的忠诚和高洁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