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注册 登录



我的自学课:结合不同病症的“修正大品 + 经典方剂”治疗方案及分析

发布时间:2025-10-10 10:13:15   阅读:26


我们通常俗称的“修正大品”主要指下列几种名贵中成药:

复方万年青胶囊:成份有虎眼万年青、半枝莲、虎杖、郁金、白花蛇舌草、人参、丹参、黄芪、全蝎、蜈蚣。
【性状】本品为硬胶囊,内容物为深棕色的题粒和粉末;气微,味苦、酸
【功能主治】解毒化瘀,扶正固本。适用于肺癌、肝癌、胃癌化疗合并用药,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。
【规 格】每粒装0.4g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。一次3粒,一日3次。

通幽润燥丸:成份有麸炒枳壳、木香、姜厚朴、桃仁(去皮)、红花、当归、炒苦杏仁火麻仁、郁李仁、熟地黄、地黄、黄芩、槟榔、熟大黄、大黄、甘草。辅料为:炼蜜
【性状】本品为黑色至黑褐色的大蛮丸,气微,味苦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导滞,润肠通便。用于胃肠积热所致的便秘,症见大便不通脘腹胀满、口苦尿黄。
【规 格】每丸重6克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。一次1-2丸,一日2次。

通关藤糖浆(消癌平糖浆):成份为通关藤。
【性状】本品为棕褐色的粘桐液体;味甜、苦。
【功能主治】抗癌,消炎,平喘。用于食道癌、胃、肺、肝癌。对恶性淋巴癌、大肠癌、宫颈癌、白血病等恶性肿瘤亦有疗效。并可配合放行、化疗和手术后治疗。并用于慢性气管炎、支气管。
【规格】每支装10ml
【用法用量】口股。一次10~20ml,一日3次。
【不良反应】个别病例使用通关藤制剂后可出现食欲减,白细胞下降,转氨酶升高,发热,关节疼痛,药物疹等,一般不须特殊处理。

乙肝清热解毒胶囊:成份为虎杖、白花蛇舌草、北豆根、拳参、茵陈、白茅根,茜草、淫羊藿甘草、土茯苓、蚕砂、野菊花、橘红。
【性状】本品为硬胶囊,内容物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及粉末;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肝利胆,利湿解毒,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(或无黄疸)发烧(或低烧),口干苦或口粘臭,厌油,胃肠不适,舌质红,舌苔厚腻,脉弦滑数等;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初期或活动期: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见上述症候者
【规格】每粒装0.4g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一次6粒,一日3次。

胆宁片:成份为人工牛黄、水飞蓟素、盐酸小檗破、延胡索,大黄、蒲公英,金钱草、薄荷油。
【性状】本品为糖衣片,除去糖衣后,显棕福色:气香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化湿,疏肝利胆。用于急慢性胆囊炎,胆道感染,胆结石等
【规格】基片重约0.25g(相当于原生药0.66g)
【用法用量】口服,一次2-3片,-日3-4次

阿魏化痞膏:成份为香附、厚朴、三梭、莪术、当归、生草鸟、生川乌、大蒜、使君子、白芷、穿山甲、木整子、蜣螂、胡黄连、大黄、蓖麻子、乳香、没药、芦荟、血、雄黄、肉桂、樟脑、阿魏。
【性 状】本品为摊于布上的黑音药。
【功能主治】化痞消积。用于气滞血凝,症瘕痞块,脘腹疼痛,胸胁胀满。
【规格】每张净重12g。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,加温软化,贴于脐上或患处。


一、对于阳气虚、痰湿血瘀证

之前提到该证型有阳气虚衰、痰湿内阻、瘀血阻滞的表现,如干咳、食后腹胀、大便粘、不成形、血压高(低压)、脚麻、脚部浮肿、睡眠质量不好等症状。

1.治疗方案

经典方剂:选用实脾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。实脾饮(厚朴、白术、木瓜、木香、草果仁、大腹子、附子、白茯苓、干姜、甘草)可温阳健脾,行气利水,针对阳气虚衰、水湿内停之象;血府逐瘀汤(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黄、川芎、赤芍、牛膝、桔梗、柴胡、枳壳、甘草)活血化瘀,行气止痛,改善瘀血阻滞之态。
中成药:搭配阿魏化痞膏。此膏由阿魏、三棱、莪术、生川乌、木鳖子、蜣螂、大黄、乳香、香附、芦荟、血竭等组成,能化痞消积,外用贴于相关穴位或疼痛部位,辅助改善痰湿血瘀导致的痞块、疼痛等情况。

2.科学分析

实脾饮侧重于温阳健脾利水,解决阳气虚不能运化水湿的问题,使水湿有出路。血府逐瘀汤通过活血化瘀,畅通气血运行,消除瘀血阻滞。而阿魏化痞膏外用,其药物成分可透过皮肤渗透,作用于局部经络气血,加强化瘀消积的作用,与内服方剂协同,从内外两个途径改善阳气虚、痰湿血瘀的整体病理状态。对于脚麻、脚部浮肿等症状,能促进局部气血循环,减轻水湿阻滞;对于食后腹胀、大便粘腻等,可改善脾胃运化功能,消除痰湿阻滞;对于血压高(低压),有助于改善气血瘀滞的状态,调节血压。

二、若患者有热毒蕴结、瘀血内阻的情况(可能表现为发热、口干口苦、局部疼痛、肿块等)

1.治疗方案

经典方剂:选用犀角地黄汤合失笑散加减。犀角地黄汤(犀角[水牛角代]、生地黄、芍药、牡丹皮)清热解毒,凉血散瘀;失笑散(五灵脂、蒲黄)活血祛瘀,散结止痛。
中成药:选用复方万年青胶囊。其由虎眼万年青、半枝莲、虎杖、郁金、白花蛇舌草、人参、丹参、黄芪、全蝎、蜈蚣组成,具有解毒化瘀,扶正固本的功效。

2.科学分析

犀角地黄汤针对热毒蕴结于血分,能清解血分热毒,凉血散瘀,防止瘀血因热毒而加重。失笑散增强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,对于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等症状有较好疗效。复方万年青胶囊一方面通过多种清热解毒药物(如半枝莲、白花蛇舌草等)清除热毒,另一方面人参、黄芪等扶正固本,增强机体正气,与经典方剂配合,既能清解热毒,又能化瘀止痛,还能扶助正气,提高机体抵抗病邪的能力,对于热毒瘀血所致的各种症状有综合治疗作用。

三、如果患者存在气机阻滞、肠燥便秘的情况(表现为腹胀、腹痛、大便干结难下等)

1.治疗方案

经典方剂:选用麻子仁丸。麻子仁丸(麻子仁、芍药、枳实、大黄、厚朴、杏仁)润肠泄热,行气通便,针对肠燥便秘、气机阻滞之证。
中成药:搭配通幽润燥丸。其由麸炒枳壳、木香、姜厚朴、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苦杏仁、火麻仁、郁李仁、熟地黄、地黄、黄芩、槟榔、熟大黄、大黄、甘草组成,能清热导滞,润肠通便。

2.科学分析

麻子仁丸以麻子仁、杏仁等润肠,大黄、枳实、厚朴等行气泄热,使肠中燥热得清,津液得润,气机通畅,大便自下。通幽润燥丸在润肠通便的基础上,还增加了清热导滞、活血化瘀的药物,如黄芩清热,桃仁、红花活血化瘀。与麻子仁丸配合,能更全面地改善肠燥便秘、气机阻滞的情况,增强润肠通便的效果,同时对于可能存在的瘀血阻滞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,缓解腹胀、腹痛等症状。

四、若患者有肝胆湿热、气机不畅的情况(表现为胁肋胀痛、口苦、黄疸等)

1.治疗方案

经典方剂: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龙胆泻肝汤(龙胆草、黄芩、栀子、泽泻、木通、车前子、当归、生地黄、柴胡、甘草)清泻肝胆湿热,疏肝理气。
中成药:选用胆宁片。其由大黄、虎杖、青皮、白茅根、陈皮、郁金、山楂组成,具有疏肝利胆,清热通下的功效。

2.科学分析

龙胆泻肝汤针对肝胆湿热之证,能直折肝胆湿热之邪,同时兼顾养肝血、疏肝气。胆宁片一方面通过大黄、虎杖等清热通下,使湿热之邪有出路;另一方面青皮、陈皮、郁金等疏肝理气,山楂消食化积。与龙胆泻肝汤配合,能增强清利肝胆湿热、疏肝理气的作用,对于胁肋胀痛、口苦等症状能更好地缓解,促进肝胆功能的恢复。

五、对于肺气不宣、痰瘀阻滞导致的咳嗽等情况(表现为咳嗽、咳痰不爽、胸闷等)

1.治疗方案

经典方剂:选用麻杏石甘汤合二陈汤加减。麻杏石甘汤(麻黄、杏仁、石膏、甘草)辛凉宣泄,清肺平喘;二陈汤(半夏、橘红、白茯苓、甘草)燥湿化痰,理气和中。
中成药:若病情有一定的瘀滞情况,可选用通关藤糖浆。通关藤糖浆主要成分为通关藤,有止咳平喘,祛痰,通乳,清热解毒的功效。

2.科学分析

麻杏石甘汤针对肺热壅盛、肺气不宣之咳嗽气喘,能清宣肺热,止咳平喘。二陈汤针对痰浊内阻,能燥湿化痰,理气和中,使痰有去处,气机通畅。通关藤糖浆一方面止咳平喘祛痰,另一方面可能有一定的通瘀作用,与经典方剂配合,能更全面地改善肺气不宣、痰瘀阻滞的咳嗽等症状,缓解胸闷、咳痰不爽等情况,促进肺气的宣发和肃降。

注意事项

在使用“修正大品”中成药与经典方剂结合治疗时,要注意以下几点:
1. 严格遵循医嘱,注意药物的剂量、服用方法和疗程。
2. 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,如出现不适或症状加重等情况,应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。
3.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,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。例如,某些药物可能有相同的成分,联合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叠加的问题。
4. 用药期间,要注意饮食、休息等生活方式的调整,以促进疾病的康复。

网友评论 共0条